可穿戴设备沦为“四不像” 如何止住发展颓势?
其实,纵然目前的市场再火爆,可穿戴设备依旧处在一个摸索阶段,而2016年就是一个类似于洗牌的阶段,或者说是洗牌的征兆。在没有将用户需求落实到地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都不能说真正的起来。
在起步前,市场定位的脉要把准
截止到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可谓形式多样,不过,看着这一个个产品的宣传推广,我们应该能够发现,不管是何种产品,哪怕是一款智能内衣,其所注重的重点都在其智能的功能或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智能服务。从市场的反应情况来看,的确,这些智能服务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并引得他们纷纷自甘情愿的自掏腰包买单,然而,在体验过一段时间之后,等待可穿戴设备的下场就是被置之一旁,甚至落满尘灰。
以智能手表为例,在厂家的眼里,它首先是一款能够监测身体数据或是拥有支付等功能的智能设备,其次才是一款手表,而在大多消费者眼里,智能手表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意义的手表,然后才是数据监测等功能。目前,智能手表的“智能”更多的体现在数据监测、收发短信等方面,这些功能让其有别于一般的腕表。但是,说实话,除了特定人群,并没有多少人会每天关注自己的身体数据,因而“数据监测”这个功能实际上的意义并不是太大。至于收发短信,这一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手机的存在,再加上续航时间太短等问题,在智能服务这一唯一亮点不能落实到地之前,相较于智能手表,在同等价位之下,镁客君更倾心于普通腕表,既满足了看时间的需求,续航时间也够长,更不必纠结于大多智能手表与手机之间依存关系的尴尬。
当下,所有可穿戴设备面临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这也就意味着它们的起跑线还是差不多的。在一些厂商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时,诸如Nike、New Balance等一些运动品牌则作为新玩家开始布局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以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此时它们的入局并不被人所看好。比如New Balance,作为一家运动品牌,虽然当下智能手表的行情比智能手环好看,但在运动场景之中,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适用。由此一来,除了整体市场不明朗的因素,既然已经将运动市场定为主打目标,New Balance此时推出智能手表显然不是那么的恰当。
当前的可穿戴设备中,智能属性的光环掩盖了产品本身原有的特点,而随着“智能”服务的无力吐槽,产品本身的属性是显现出来了,但此时的价值已然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从而沦落成了一个可以说是“四不像”的存在。
“智能”服务还没有真正落实之前,可穿戴设备的厂商还需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来继续摸索。在此之前,与其做出一个低不成高不就的产品,不如先从产品的原有属性入手,将产品的细节进行提升,像延长续航时间等等。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AI评选】维科杯·OFweek 2024(第九届)人工智能产业大会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