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能穿戴设备发展趋势:智能?噱头?
孤立?生态圈?
Moto 360和Apple watch发布以前,也有一些厂商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手环或者手表,但这些手环很多都是见光死。除去功能和外观之外,还有至少 两个因素导致了它们的不温不火,其中一个就是“孤立”。智能手表(环)作为智能手机的衍生品,必定是要和手机紧密联系的,但很多厂商却把智能手环做得过于孤立了,就像是一个跟父母走失的孩子,留下的只能是无助和绝望。留意过魅族9月2号新品发布会的朋友应该都注意到了inWatch这个新品牌,它们的新品inWatchπ选择了和魅族MX4合作发布,最终效果是inWatch这个品牌一夜之间被无数人所了解,并且魅族也发布了全新的LifeKit,将为日后的众多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系统级的支持。按照李楠的话讲:“碰一碰解锁什么的都是小意思”。此举也表明,魅族将与智能硬件厂商共同建立健康的生态圈。总结 为一句话,智能穿戴设备厂商一家根本玩不起来,大家一起玩才有搞头。
定制?组装?
既然是“智能”穿戴设备,很多厂商很直接就想把手机的一些零部件稍加修改或者原封不动地就组装到智能手表上,甚至一些所谓的智能手表根本就是小号的安卓手机,结果可想而知。这样对外观、续航、功能都必定得做出妥协,而要想做出一款优秀的智能穿戴设备,很多零部件必须得进行定制或者重新设 计,Moto 360的火热也正是因为此,单单圆形表盘就要面临着比其他友商复杂的多得多的设计难度,但这一切最终都转化为了实实在在地好 评,Moto 360也必将是智能手表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当然Apple watch同理,苹果的一大特点是推出的产品可能不是最早发布的,但一定是最成熟的,因此不再赘述。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智能穿戴设备之所以没有达到之前很多人预料的火爆程度,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没有在上面的4个回答中认真做出回答,但凡选择了正确的答案的那些产品都获得了诸多好评——至少被大部分人所铭记和讨论,但问题是这样优秀的产品少之又少,智能穿戴设备,想说爱你真是不容易。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中国版”Ray-ban Meta AI眼镜价格最低不到100元,“凶残”的华强北们
- 2 影石全景相机,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 3 AI眼镜赛道分化;2025年中国市场总销量预计增长188.5%
- 4 「百镜大战」,三大产品形态之争
- 5 VR眼镜销量下滑,AI眼镜月活暴增4倍,Meta公司眼镜业务冰火两重天
- 6 抖音Live,字节「AI眼镜」的大杀器
- 7 苹果Vision Pro还能撑多久,库克或押宝智能眼镜,下一代产品最早年底亮相
- 8 Ray-Ban Meta迎来全面升级,占六成市占率的Meta加速布局AI智能眼镜
- 9 Apple Watch SE 3爆料来袭,一起瞧瞧有哪些新亮点!
- 10 入局AI眼镜赛道,留给小厂们的时间不多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