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能穿戴设备发展趋势:智能?噱头?
作为一个自认为对数码设备尤其是手机有着热血爱好的小青年,小编无时无刻不忘惦记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终于在今年,智能穿戴设备有了“大跃进”式的发展——至少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品面向大众市场了,代表作就是Moto 360以及刚刚发布不久的Apple watch。今天,小编抛弃什么客观、数据,和大家随便聊聊自己对穿戴设备的理解,也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共同交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小编本文中提到的智能穿戴设备更多的是关于手表、手环,至于眼镜什么的,小编觉得它们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因此也就不涉及了。另外小编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如有纰漏,请大家指出,多多包涵。废话说完,正式开始。
功能?外观?
对于智能穿戴设备而言,到底是功能优先还是外观设计优先?很多朋友会说:当然是都很重要,二者要做到均衡。但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个道理,一款智能 穿戴设备的外观与功能注定不可能同样优秀,它必定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妥协。因此对于很多厂商而言,这是一道必须做出回答的选择题,有的厂商选择了外观(比如Moto 360),而有的厂商则选择了功能(比如Apple watch)。其实就个人而言,小编觉得对于智能穿戴设备而言,外观的优先级要高于功能,因为 智能穿戴设备首先是一个“穿戴”设备,试问有几个人愿意把一个丑陋的东西戴在身上呢?这个世界已经很丑陋了,为什么要让它更丑?所以一款优秀的穿戴设备首 先应该是好看,其次在好看的基础上实现一些功能,至于实现什么功能,我们下文再谈。
智能?噱头?
很多智能手环都在强调自身的一些牛X功能,比如运动数据监测、睡眠质量监测等等,个人觉得其中的一些功能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比如睡眠质量监测,我睡得好 不好有谁能比我自己更清楚?更何况是一款简陋的穿戴手环?运动数据监测这样的功能还算挺有意思,适合那些经常运动的用户,但是却面临着数据精确性的问题, 而心率监测这样的健康类功能以及信息提醒功能还是很有存在的意义,另外一些手机解锁之类的小功能也不必过于认真,一来技术上的难度不大,二来用手环解锁显 得过于浪了一些,拿来玩玩就行。但很遗憾,很多智能穿戴设备厂商似乎跟没想好这些问题似的,功能该有的没有,不需要有的偏偏它又非给你。因此小编觉得对于 大部分的智能穿戴设备而言,很多功能的存在完全是噱头,在这个时候,用户就要静下心,仔细地想一想哪些功能对自己有用,哪些是毫无意义的,以及到底值不值得为它们掏腰包。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加快;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销量将增长139%
- 2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3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4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5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 6 AI眼镜未至,小米“加码”AI耳机
- 7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8 年报 | 2024年中国耳机耳麦市场销量2.18亿副,涨7.6%
- 9 珠海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30亿,全国第一
- 10 小米AI眼镜还在酝酿,“百镜大战”的投资机会却已浮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