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黄汪:今年新计划不止有小米手环 3
"我有大半年没敢在媒体说话了,上市之前有半年的静默期。之后也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大半年没跟大家交流了。"
3月29号下午,久不露面的黄汪在华米上市纽交所(NYSE)五十多天后终于坐在媒体面前,一见面,看起来精神十足的他和我们聊起过去这段时间的故事。
黄汪告诉极客公园,1月份在跟全球100家基金交流、路演时,一些投资机构对于华米的定位不了解,由于曾经的对手 Fitbit 在智能可穿戴领域折戟,这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令投资者关注,于是他们很想知道,华米这家公司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在黄汪看来,华米本质上是一家生物信息和活动数据驱动的公司。这其中的逻辑,他在各种场合曾反复提到,在目前拥有 1100 万月活数据的前提下,华米不仅仅是作为全球第一的智能手环/手表制造商存在,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朝着"人体数据公司"这个目标前进,这正是在成立之初立下的目标。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除了一些可穿戴的产品之外,华米也做秤,小米体重秤和体脂秤都来自华米,而这其中的原则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人体数据:
"我们测量人的运动,健康等数据的时候,需要一个体质数据来构成整个人生物数据的闭环。然后才能评价出这个人的运动结果怎么样,减肥的结果怎么样,睡眠质量好不好,导致的体重变化怎么样,体质变化怎么样,都是综合信息。这是我们做硬件的一个逻辑,我们会围绕着人体数据和活动数据来做设备。所以,如果有一天大家发现我们出的东西不是手环,也不是手表,不要奇怪,我们就是数据的逻辑。"
沿着这一逻辑,华米在过去五年时间,从智能手环到智能手表,再到智能秤甚至于跑鞋部分都有涉足,其产品线早已细分到各个人群,各个领域,而上市成功无疑给了黄汪更多信心和鼓励。
于是在本次采访中,围绕一直以来的愿景,黄汪从可穿戴设备变化趋势,下一步的产品开发,以及与小米的合作等多个角度,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未来的思考。
走通人体数据的闭环
任何公司要想强壮,都要拥有自己的壁垒,而在黄汪看来,华米构建的正是"人体数据"这一壁垒。
从 2013 年成立到 2018 年上市,华米科技成长的时间虽然不算长。却在产品布局和发布节点上有自己的策略,几乎覆盖到了可穿戴设备的任一细分领域,黄汪说这一路都在狂奔,但却自有其逻辑所在,我们梳理了一下其主要产品发布节点和各自特点:
2014年8月,小米手环 1 发布,价格79元,主打超长续航;
2015年3月,华米发布小米体重秤,价格99元,主打家庭健康和智能;
2015年9月,华米宣布自主品牌 AMAZFIT,与高圆圆合作推出时尚手环,主打时尚和女性群体;
2016年6月,小米手环 2 发布,价格149元,加入显示屏;
2016年8月,AMAZFIT 运动手表发布,针对运动手表领域,主打专业运动;
2017年4月,米动健康手环发布,主打人工智能方式识别心脏问题;
2017年7月,米动手表青春版发布,主打多彩与防水;
2017年9月,AMAZFIT 米动手环发布,主打彩色IPS触控平,50米防水,另外推出中国建行龙支付版支持云闪付;
2017年12月,AMAZFIT 运动手表第二代发布,加入50米防水。
不难看出,华米在产品上的布局在从最开始的大众化走向精细化,垂直化。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强化其自有品牌。以小米手环为代表的产品,在通过性价比和简单实用走向大众之后。自有品牌 AMAZFIT 则通过细分产品和品牌去占领有更高需求的用户,这种产品策略不仅对标了 Fitbit,也有 Garmin、松拓等厂商。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加快;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销量将增长139%
- 2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3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4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5 蓝思与灵伴科技(Rokid)联手布局!
- 6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 7 AI眼镜未至,小米“加码”AI耳机
- 8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9 出海大战!在小米等大厂真正入局前,这些中国AI眼镜品牌早已提前开辟了新战场
- 10 珠海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30亿,全国第一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