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MCU/处理器 IP/EDA 封装/测试 电池/电源管理/驱动 传感/识别 显示/触控 声学/模组 OS/软件/算法 VR/AR 人机交互 通信 云服务/大数据 +
安全/隐私 材料/工艺/制造 工业设计 检测/认证 其它
产品:
智能手环 智能手表 智能眼镜 智能头盔 智能耳机 智能首饰 智能服装 智能腰带 智能手套/鞋袜 手持设备
应用:
医疗 运动/健身 娱乐 定位/安全 信息资讯 工业/军用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智能设备生态圈怪象:要共和还是要帝国?

  2、产品定价混乱

  对于一个只用1000多元的智能手机用户来说,让他们去买动辄几百块上千块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以智能手环为例,众多产品虽然功能雷同、外形相似,但是售价却从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产品都有,而小米手环更是打出了75元的超低价格。询问厂家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品牌、工艺不一样。当然,只有经过市场检验才能判断其是否物有所值。

  3、技术标准不统一

  虽然智能设备品种繁多,但是目前各个厂商基本都是使用自己的接口和协议标准,不同品牌产品采集数据精准度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一些参数的差异性,例如一些可穿戴产品对于计步、睡眠和心率监测结果有着比较大的出入,据说某小米手环用户打了半晚上麻将却显示自己多走了好几公里。而厂家的那句“监测结果不做为医疗使用,仅供参考”就把消费者打发了,这显然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言论。

  对于用户而言,造成的困惑就不言而喻了,不仅会对产品的实用性提出质疑,还会出现“该买哪个”的困惑。另外,现在大部分的智能产品都是和智能手机联动的,而且这又离不开App应用的支持。但是几乎每个产品有专用的App,因此手机中出现了一大堆这样的应用无疑是件让人崩溃的事情,尤其是强迫症患者。因此,对于智能设备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方面,参考标准以及接口统一才是未来之道。但是问题又来了:

  消费者的相对冷淡并不能阻挡厂商在可穿戴设备研发和宣传攻势上的热度。对厂商来说,目前正是智能设备“跑马圈地”和关键时期。同时培养用户的习惯以及品牌依赖性,很多厂商纷纷建立自己的智能设备生态圈,例如海尔和酷开都已经打造了自己的智能家庭设备,例如智能电视和智能路由器。但是为了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这些设备几乎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能完美适配,而这种“共和”的通用性也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

  但是论生态圈的打造,小米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不仅拥有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盒子以及小米路由器等产品,同时还以入股、收购和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智能设备的领域,例如小米空气净化器、“小蚁”智能摄像头、小米血压计及在年初的极客大会上发布的智能家居安防设备等。尽管产品线齐全,但是在用户体验方面,小米对自家的智能手机系统MIUI进行了优化,对于其他厂家的智能手机适配性并不是很好甚至有排他性的嫌疑,例如yeelight智能灯泡更是要配合自家的小米路由器才能完美使用。由此可见,小米“帝国”模式正在慢慢呈现,只待众多“米粉”成为绳圈里的那只猫。

  当然,无论是共和也好,帝国也罢,赚钱才是厂商的最终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减少购买设备的成本、增强用户体验以及选择的多样性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可穿戴设备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