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生态圈怪象:要共和还是要帝国?
另外,自从号称第一款智能路由器的“极路由”面世以来,智能路由开始成为众多媒体和玩家乐于谈及的产品。既然连互联网厂商和家电厂商都涉水这个领域了,那么传统网络厂商不玩一把也就太显OUT了,于是市面上智能路由器的数量几乎又翻了一番。而宽带运营商鹏博士,更是积极致力转型,并于日前推出了超级电视、超级宽带、超级路由器和超级盒子等产品。但是无论如何,有竞争还是好事的。
产品同质化严重
尽管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类似,也面临着一个让人困惑的难题,那就是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智能产品,一类是以智能路由和智能摄像头领衔的智能家居,一类则是以各种手环和手表领衔的主打运动、健身等跟踪监测应用的可穿戴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功能基本相同或相近,而且鲜少能抓住用户强需求,噱头大于实质。工信部规划设计所信息网络部主任徐志远也坦言,“智能设备到底怎样不可替代地满足用户需求,大家还没有找到痛点。”
目前,智能设备还不具备像电脑、手机一样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尚处在概念导入和落地阶段,要实现爆发增长仍需时日,需要在产品形态、功能方面等有更多革命性突破,这才是厂商应该积极应对的问题。但是现在智能设备产品形态、功能都有模仿的迹象,除了拼功能和实用性之外,再就是拼的是价格了,不仅导致用户对于这类产品的成本和售价的怀疑,也极大的打击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因此,孔乙己的那句“偷书不算偷”是个谬论,抄袭永远是创新最大的敌人。
消费者热情不高
虽然现在智能设备翻着花样的出现,而且一些传统的领域也开始实现智能化,但是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消费者热情并不高。而原因简单来说无非以下三点:
1、噱头大于实用性
你信不信,很多人购买这些智能产品完全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以各种运动跟踪设备为例,人们购买的时候都是追求其实用性,例如可以帮助我们健身和减肥等。但是很多人都缺乏坚持,加上这些产品续航时间都不长,因此新鲜劲一过也就束之高阁了。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从这些产品上发现“必不可少”的价值元素。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加快;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销量将增长139%
- 2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3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4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5 蓝思与灵伴科技(Rokid)联手布局!
- 6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 7 AI眼镜未至,小米“加码”AI耳机
- 8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9 年报 | 2024年中国耳机耳麦市场销量2.18亿副,涨7.6%
- 10 出海大战!在小米等大厂真正入局前,这些中国AI眼镜品牌早已提前开辟了新战场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