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沉睡的巨龙 可穿戴设备如何改变世界?
可穿戴与智能家居的未来
在通用性的难题之上,智能手环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难题:不准确的数据。
相关公司进行过数次关于这数据准确性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的运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每一个传感器上传的数据都不一样。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智能手环的数据完全不靠谱,那么它的意义何在?
ABI研究所分析员Jonathan Collins指出,不同于医疗电子设备,这些智能手环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协议和规则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Collins同时也表示,即便如此,错数据总比没有好。随着人们越来越在意这些数据,相应的标准早晚会建立起来的。
虽然个人健康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并不是唯一撬动这个市场的杠杆。大多数出于医疗目的收集的数据可以使得我们日常生活更有效率。最终,专家们认为,我们将看到智能手表,手环甚至虚拟现实眼镜与智能家庭,智能交通或者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同步。
令人感到兴奋的就是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动,你可以把自己的设备与智能家庭连接在一起。例如,在你半夜起床的时候,你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帮你提前打开厕所的灯;也可以监控你的闹钟,可以在你起床前打开咖啡机;又或者,当你在看电视的时候睡着了,它可以你帮你记录下当时的电视节目,并且关闭电视屏幕。
Puri指出,上述的这些功能已经开始显露头角。基于算法的个人助手,例如:Google Now,已经可以分析你在网络上的所有信息,包括你的电子邮箱,搜索记录,在你忙碌的时候,智能化地提供给你相关的信息。
而未来的虚拟个人助手能够做得更多,它能够感知你在奔跑,同时也明白你是为了赶上5分钟之后的会议。然后它会自动把你可能会晚到的消息通知你的同事。或者,当你在一个地方坐得时间太久了,它会不停地催促你站起来锻炼一会。
如果你有一个一天能陪伴你12到15个小时的智能设备,它提供的信息涉及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血液含氧量到血压,你就会得到更多与之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
Puri的描述使得物联网这一概念变得简洁易懂,未来的物联网将会更多地依靠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这些设备将会变成你的大脑,帮助你自动识别周围环境。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个人健康和医疗护理。所以很多人猜测,最初的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者不会是极客,或者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而是60年代的老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量化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对发现真正的需求有重大的帮助。
互联网可能只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注脚,最终的消亡无法避免。生命体征数据化和医疗护理的革命终将来临。这可能是那些老人们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因为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医疗护理和他们的健康。那个时刻或许就是21世纪最富激情的一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加快;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销量将增长139%
- 2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3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4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5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 6 AI眼镜未至,小米“加码”AI耳机
- 7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8 年报 | 2024年中国耳机耳麦市场销量2.18亿副,涨7.6%
- 9 小米AI眼镜还在酝酿,“百镜大战”的投资机会却已浮现
- 10 珠海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30亿,全国第一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