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让一部分人先体验到未来
不久前,苹果公司宣布将在今年6月举行2023年的WWDC大会,随着首张官方海报的公开,人们纷纷猜测苹果的首款虚拟现实设备也将随之登场。AR/VR市场,迎来了最值得期待的“重磅产品”。
(图源:苹果官网)
但在虚拟现实浪潮袭来的另一个方向,不具备AR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并未有被“踢出局”的迹象,如小米在今日正式发布的米家智能音频眼镜一样,仅仅作为智能音频设备,却展现了智能穿戴市场的另一番景象。
(图源:小米官网)
小米并不是唯一一家推出此类产品的厂商,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坚持推出“智能眼镜”的厂商,这些看起来不够“智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怎么开辟属于自己的独特市场?又或者说,这些智能穿戴硬件,能为虚拟现实市场提供怎样的发展思路呢?
智能眼镜,有何优势?
从定义上来讲,拥有一定协作能力的眼镜,就能被称作智能眼镜。
2012年,谷歌发布了首款AR眼镜——Google Glass,作为全球首款,也是最被大家熟知的一款智能眼镜,它提供了语音控制、屏幕显示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能力,开创性地将Android系统塞入一个小巧的眼镜架中,这样的巧思,足以“引爆”整个科技圈。
(图源:Wikipedia)
一时间,“智能眼镜”的讨论度井喷式增长,让人们以为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Google Glass具有前瞻性,但它对智能眼镜的定位太过超前,谷歌想让它提供具有科幻电影般的神奇能力,在当时,这样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与谷歌的想法不同,音频大厂Bose在2018年重新定义了“智能眼镜”的概念,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音频眼镜,整机重量仅45g,造型上也与普通的墨镜无异。相对来说,这样的设计,更能让消费者们接受。
当然,与AR眼镜相比,这类音频眼镜最大的不同就是拿掉了显示屏,单纯依靠语音交互,节省电量的同时还能拥有小巧的机身。同样地,智能音频眼镜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智能”。
(图源:Bose官网)
现阶段的虚拟现实设备们能做些什么呢?拿当前成熟度较高的OPPO Air Glass 2举例,它能提供文字翻译、导航和语音转文字功能,这些画面可以实时显示在眼镜镜片上。但客观来讲,这些功能,只依靠语音交互,也能实现。虚拟现实设备里还有娱乐性较强的产品,例如Pico、雷鸟等AR大厂推出的产品,它们主要利用视觉与动作进行交互,重点放在视觉体验上,用“小巧”的机身,换取超大的视野。这样一比,智能音频眼镜确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它们压根没有屏幕。
不过,即便没有视觉上的体验,但还是有不少厂商争前恐后地进军智能眼镜市场。2021年,华为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眼镜“Eyewear”,与知名墨镜品牌Gentle Monster合作,设计部分沿用了后者的经典造型,时尚、大气、简约。Eyewear内置HarmonyOS,支持双设备连接,用户可以通过镜腿上的动作传感器,实现简单的手势交互操作,像是接听电话、调节音量,还能唤醒语音助手,简单地询问天气状况。
(图源:华为官网)
不得不说,智能眼镜做到这种程度,其实已经符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了。与头显设备相比,它足够轻巧,方便携带,能实现一定的智能交互,更重要的是,它的售价更亲民。光是这些理由,就足够消费者对其产生好感。
“偷偷”崛起的智能眼镜市场
近两年,人们都将目光放在虚拟现实领域中,影视、娱乐和游戏的需求暴涨,使厂商们不断推出更先进的AR眼镜、头显设备。可惜的是,消费者们似乎并不买账。
市场研究机构IDC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到,2022年全球AR/VR头戴式设备出货量仅880万台,同比下滑20.9%,其中全球VR出货量同比下滑了21.4%,全球AR出货量同比下滑2%。这样的数据,不禁让人为苹果即将发布的头显设备捏一把汗。
(图源:Pico官网)
反观智能音频眼镜市场,表现却是稳中向好。潮电智库分析称,至2025年,智能音频眼镜出货量有望增至3400万副,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22年,该品类全球总出货量已经来到343万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0万副。不难看出,智能眼镜似乎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这类产品,网友们的评价还是相当两极化的,喜欢的人爱到骨子里,认为它毫无用处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消费者会爱上智能眼镜呢?
目前来说,Bose、Amazon和华为是该领域里布局最为深入的三大品牌,前两者注重音频体验,而华为更注重智能交互。以音频厂商为例,Bose、Razer两个厂商推出的智能音频眼镜,不约而同地对音频体验非常重视,Bose的智能音频眼镜采用两段式镜腿设计,在靠近耳朵处做了一个硕大的扬声器,据官方描述,这样能精准地将音乐送至用户耳朵中;Razer天隼则是采用了全指向性麦克风以及60毫秒低延迟音频。这样一来,无法长时间佩戴耳机,又有音乐、语音交互需求的用户,对这类音质表现不错的智能眼镜,自然是爱不释手了。
(图源:雷蛇官网)
而华为、Amazon和刚刚“杀入”市场的小米,都更偏向于智能交互。官方资料显示,米家智能音频眼镜可以连接米家智能家居,通过呼唤小爱同学,实现智能操控。同样地,华为Eyewear和Amazon Echo Frames的优势同样也是语音控制,后者甚至可以识别超长语段,并精准找到关键词,匹配需求。
简单来说,这些智能眼镜佩戴方便,无需占用耳朵,部分款型还选择用骨传导的方式播放音频,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听力造成的伤害。与TWS耳机相比,它增加了一些与智能家居互联的特性,对于已经在华为、小米智能生态链里的用户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但假如你没有以上这些问题或需求,更便宜的TWS耳机,似乎也不错。
智能眼镜,或许是探索初期的最佳解决方案
前面提到,谷歌在2012年就展示了首款AR眼镜,到了2015年,谷歌宣布将相关技术转向商业领域,发展至2023年,Google Glass项目宣告终结。不难看出,强如谷歌,也很难彻底开拓一个新消费领域。
面向消费端的AR产品里,现阶段还存在非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显示效果不佳、娱乐资源匮乏,甚至是可拓展性,表现也非常一般。与智能手机不同,虚拟现实领域始终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开发标准,这导致开发者们无动于衷,没有实用的应用,AR眼镜始终难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但智能眼镜似乎没有这些问题。首先,智能眼镜的交互只依赖语音,拿掉屏幕之后,节省的空间使其更像一副“眼镜”,增加了日常使用的可能性。其次,智能眼镜本就无需应用扩展,功能的实现仰仗于移动终端,例如最实用的导航功能,定位、路线计算都靠手机实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宜。
(图源:华为官网)
以米家智能音频眼镜为例,售价799元,还提供5款时尚镜片可供选择,而称得上好用的虚拟现实设备,至少也要2000元以上,比如全球热卖的Pico 4,最低配也要2400元。相较之下,米家的性价比确实不错。
于厂商而言,智能眼镜的开发难度较低,试错成本也不高,也可以用作培养用户习惯的初级方案。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华为,历经3代Eyewear智能眼镜之后,在今年初交出了自己踏足虚拟现实领域的首张答卷——HUAWEI Vision Glass,靠着前作带来的好口碑,这款产品一经登场立刻受到极高的关注度。
但要养成用户习惯,顺理成章地从“不太智能”的智能眼镜过渡到真正的虚拟现实设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在最后
在虚拟现实市场真正成熟之前,智能眼镜或许是最好的折衷方案,它提供的轻巧、便携、生活化,是现阶段AR眼镜做不到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智能眼镜不会让用户看起来像一个“异类”。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AR眼镜很难生活化的核心原因正是其庞大的体积,即便是做到普通眼镜般小巧,拿不掉的显示屏,看起来依然会像《七龙珠》里戴“战斗力眼镜”的贝吉塔。而智能眼镜只是在普通眼镜的基础上加入了音频、拍照等差异化功能,使用逻辑没有什么变化,却能带来一些使用乐趣,这可比AR眼镜来得更加实用。
(图源:OPPO商城)
说到底,市场还在静候虚拟现实浪潮的到来,只是现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智能眼镜作为相对折中的方案,可以让消费者先体验到部分已经成熟的“智能化功能”,且价格也不会十分昂贵,这样看来,还是很划算的。不过,过于单一化的功能,确实也让这类产品难有长远的竞争力,如何使其保证舒适的使用体验下,功能越发强大,这是厂商们还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智能眼镜,让一部分人先体验到未来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