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发布Q2财报:手环世界第一,手表全球第四
【蓝科技观察】华米总体表现可圈可点。但正在去小米化的华米距离高利润还有很长时间,毛利率低于国际标准的华米,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近日,华米科技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华米二季度的总出货量达到115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890万台,同比增长29.2%。其营收同比增长61.4%,达1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达59%。
当季度,华米自主品牌Amazfit和Zepp表现突出,出货量增长达114.3%,收入增长达81%。而根据IDC的统计,今年一季度,这两个品牌的手表出货量,已位列全球前四。同时,为小米设计和制造的产品收入增长也达53%,这表明华米正逐步“去小米化”。不过,华米眼下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首先,华米需要解决用户吐槽的问题,并且在场景深化方面需要拓展。
从最初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到现在的智能硬件创新企业和健康服务提供商,华米勇于突破自我。但现阶段仍要面临一个用户口碑的问题。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每每会面临用户吐槽使用寿命短、BUG多等问题,如果不能让不满的声音减小,会对华米品牌造成影响。
华米还面临一个场景化深度难以拓展的问题。无论是在运动场景下的数据收集与记录还是NFC支付,都有实力强劲的对手入局。例如,运动数据收集,已经逐渐被一些智能应用所代理,而且无论是其精度、体验还是强大的功能都远超智能手环。
手环或者手表的支付功能也仅限NFC,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占领了大部分市场的当下,华米显然难有作为。华米科技主营业务是智能手表和手环,以及和运动、健康相关的体重秤、体脂秤等运动周边产品,无论是在行业基因,还是场景化、技术方面均长路漫漫。
其次,华米要解决叫好不叫座的问题,资本市场需要用赚钱安抚投资人。
回到赚钱方面,华米现在应该解决的是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尽管华米市场表现不错,但资本市场最需要的是赚钱才能安抚投资人。据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603亿元,同比增长36.8%,占收入的8.7%。但高研发并没有给华米带来相应的高毛利,在现实且冰冷的资本市场面前,华米还是不得不靠大量的低端、低价产品获得主要的收入。
根据二季度营收18亿,出货量1150万台计算,其产品的平均单价不过156元,每台的净利不过34.7元,毛利率更很可能远低至20%以下。但是根据美国投资银行派杰的分析师基尼·蒙斯特表明,Apple Watch的整体毛利率在50%至60%之间,都是“表王”,差距明显。
不可否认,华米科技还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大健康服务赛道,未来业绩增长借力行业扩容也算是明智打法。在脱离小米后,品牌、渠道、份额均不占优,华米只有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毕竟只有手握自主研发的“黑科技”才能在获得真正的独立和长期立足之本。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加快;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销量将增长139%
- 2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3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4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5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 6 AI眼镜未至,小米“加码”AI耳机
- 7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8 年报 | 2024年中国耳机耳麦市场销量2.18亿副,涨7.6%
- 9 珠海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30亿,全国第一
- 10 小米AI眼镜还在酝酿,“百镜大战”的投资机会却已浮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