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ECG过审,国产智能穿戴设备的机会何在?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宋文远
习惯了逆来顺受,造梗或许是情绪释放的最佳方式,“996”的火爆催生了一大批网络笑话。随着各个大厂取消大小周,“996”逐渐成了过去时,但笑话永不过时。
问:如果员工觉得心跳过快,随时会猝死,第一步是做什么?
答:当然是赶快“Ctrl+s”,及时保存工作内容,避免公司财产损失。
保存工作内容和叫救护车孰轻孰重自然无需讨论,但健康越来越被年轻群体所关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与老年人对保健品、养生秘方、太极的执着不同的是,这届年轻人更喜欢的养生方式,往往需要兼备时尚和科技等要素,比如,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也要“养生”,医疗级别的那种
国家药监局最新的一份文件中显示,苹果Apple Watch ECG(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功能正式在大陆获得审批。
智能手表搭载的ECG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备受大健康领域的追捧?
ECG即心电图功能,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医院器械测量心电图的设备通常体积和大,而搭载ECG的智能手表功能则是小型化的心电图测量设备。
目前大多数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都具备睡眠监测、心跳检测、血氧水平检测等功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检测。而且,经过几轮价格战后,具备类似功能手环的价格甚至低于百元,而六代Apple Watch的价格在3000元以上。如果仅仅是为了健康监测,消费者似乎没有必要额外花费重金来购买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设备,ECG相较其他健康检测技术有什么不同?
原因在于,睡眠监测、心率检测、血氧检测等功能不具备太多的技术含量,目前百元级别的手环和智能手表设备都能够准确测量,但涉及医疗级别的ECG功能则不同。
首先,心电图对心脏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设备的测量精度极其重要,这就导致两者技术上的难度不在一个层量级。以此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苹果ECG功能为例,通过审核意味着苹果拿到了“二类证”,也意味着Apple Watch是符合规范的医疗器械设备,可以提供医用级别精度的ECG功能,这是其他不具备ECG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所不能比拟的。
其次,与睡眠监测等其他健康功能不同,心电图的时效性很强,在发生症状时的心电图极具参考价值,但这也是目前医院等定点测量设备和场所难以做到的。换言之,能否随时随地测量心电图对有需求的消费者而言非常重要,所以目前对ECG功能的小型化需求极为迫切,而智能手表的便携性迎合了这个趋势。
而ECG功能小型化的技术难度非常高,既需要高保真的红外线LED灯测量心跳,多个电极测量电位差,同时还需要算法进行分析、验证和输出。所以,想让智能穿戴设备化身为私人医生,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心电图测量服务,目前能够选择的范围实在有限。
在智能手表上搭载ECG功能虽然是苹果的首创,但并非独创。在国内市场,华为、OPPO、华米部分搭载ECG功能智能手表设备,也同样通过了药监局审核。为什么苹果的ECG功能过审需要这么久,与华为、OPPO、华米的ECG功能又有什么区别呢?
与华为、OPPO、华米等ECG功能通过省级药监局审批不同的是,苹果ECG功能通过的是国家药监局的审批。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ECG与其他品牌的ECG有高下之分,原因在于苹果ECG功能设备是进口医疗器械设备,必须要经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这是流程问题而非“高下”问题,所有通过药监局审核的ECG功能都获得了二类证。
但不同的是,华为、OPPO等通过药监局审核的产品均是“设备”,比如华为Watch 2通过了审核,但后续的Watch 3等产品并未进行注册审核,OPPO也是如此。
而苹果此次通过审核的是独立的ECG功能软件,并非某一款具体设备,也就是说苹果在随后的设备上搭载ECG功能软件是不需要额外审核的。这意味着苹果在此领域将具备极大的优势:降低后续Watch产品审核时间成本;拥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后续可以扩展到其他硬件领域。
早在2018年,苹果就已经在Apple Watch S4上率先加入了ECG心电图功能,但由于政策审批问题,国行Apple Watch的 ECG功能迟迟未能上线。
此次消息传来,最兴奋的莫过于苹果Apple Watch 4、5、6代用户了,此三代Watch硬件上都具备ECG功能,但目前都处于苹果主动屏蔽状态。许多消费者甚至在淘宝等电商平台支付费用解锁此功能,此次过审也意味着,旧款Apple Watch有望通过官方更新解除限制,老用户可能“白嫖”新服务。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