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也曾“一罩难求”,和林科技抗干扰产品为何被选中?
芯片放量,精研“干扰测试”
众所周知,芯片生产工艺繁杂,任何工序出差错都可能导致良品率大打折扣,因此测试环节对芯片生产至关重要。
测试芯片必须完成两大步骤:一是将芯片“引脚”(从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与测试机“连接”;二是由测试机对芯片输入信号,并检测芯片的输出信号,从而判断芯片是否合格。
如何连接引脚和测试机,又用何种物质传递测试信号?芯片测试过程明显还需要“媒介”,而“芯片探针”很好地承担了该角色。探针尖端极细,扎到芯片的引脚上,便能连接测试机以及传递电信号。
和林科技将核心技术由“抗干扰”拓展至“干扰测试”,瞄准芯片生产的“临门一脚”,精研出了芯片探针。产品测试频宽遥遥领先同行,成功吸引了英伟达、安靠公司等国际知名芯片厂商,2019年英伟达成为了和林科技的第三大客户。
尽管,芯片探针业务2018年才开始创收,但当年便创下了488万元营收,仅一年时间又攀升至1,959万元。这背后正是芯片庞大的出货量在支撑,2017年以来全球芯片年出货量始终保持在9,000亿颗以上,带动芯片探针市场规模增速达到约3%。
乘着芯片放量东风,芯片探针业务迅速崛起为屏蔽罩之外的第二大产品系列。和林科技有意扩充探针产能,承接更多市场需求,其计划筹集0.8亿左右资金用于“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扩产项目”。
此外,和林科技的12项在研项目中,还有6项与探针技术相关,其中“5G 时代高频测试用冲压探针研发项目”目前已进入终试转量产阶段,亟待更多资金投入。因此,和林科技也计划筹集1.1亿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助力探针储备技术早日落产。
一款“屏蔽罩”征服歌尔股份,一根“芯片探针”征服英伟达,技术实力强劲的和林科技从未让市场失望。MEMS产品和芯片出货量连年攀升趋势下,和林科技的“精微零部件”生意即将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2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3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4 年报 | 2024年中国耳机耳麦市场销量2.18亿副,涨7.6%
- 5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6 珠海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30亿,全国第一
- 7 999元!小米米家音频眼镜上新,要做智能眼镜价格屠夫?
- 8 AI眼镜众筹风云榜:小米旗下智能音频眼镜3天众筹700万
- 9 AirPods加入实时翻译,AI眼镜是否会迎来“跨界打击”?
- 10 【洞察】蓝牙骨导助听器可改善患者听力 未来发展前景很好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