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穿戴界的传奇领袖——史蒂夫·曼恩
“来到中国一看,我相信可穿戴设备重点有望从硅谷来到中国。”
世界公认的“可穿戴计算机设备之父”——史蒂夫 曼恩在来到中国武汉光谷之后给出这样的评价。
史蒂夫 曼恩(Steve Mann)
1962年出生,加拿大人,麻省理工博士,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史坦佛大学访问教授, InteraXON 等多家高科技公司创办人,集发明家、创业家、艺术家等多种角色于一身。
史蒂夫 曼恩从小就对发明很感兴趣,这也使得他在MIT以及到硅谷后对可穿戴设备的发明一发不可收拾。
199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该学院第一个可穿戴计算项目;
1998年,在多伦多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移动应用实验室,进行可穿戴设备和AR应用的开发;
1999年,发明智能手表可视电话,此后被称作“世界可穿戴之父”;
2013年,促成了世界上首套超人工智能和多感觉增强的道德体系;
2014年,其发明的Muse穿戴设备被评选为2014年最重要的可穿戴设备;
2015年,获得2015全球数字先锋奖。
斯蒂夫 曼恩是世界公认的首位利用机器增加感知的“电子人”赛博格(Cyborger),被誉为世界可穿戴界的传奇领袖。斯蒂夫?曼恩在硅谷和斯坦福大学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早在1998年,他提出了可穿戴计算的6条设计原则,并将可穿戴设备的理念和人工智能进行了结合。
1999年,他就戴着视觉增强眼镜到处拉风,也是他首先将可穿戴设备从加拿大引入麻省理工学院,并传导至整个硅谷。
所以他的招牌形象一直都是——戴着一顶棒球帽,鼻梁上架着可穿戴眼镜。
史蒂夫 曼恩(Steve Mann)
1
“电子人”赛博格(Cyborger)
关于自身的打扮,其实早就2012年斯蒂夫?曼恩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未来人人都将佩戴数字眼镜,我只不过提前了一点。
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
史蒂夫 曼恩(Steve Mann)
记者: 您是第一个电子人吗?
斯蒂夫 曼恩:是的。回顾可穿戴计算机的历史,我被称为可穿戴计算设备之父,也被成为世上第一个电子人。不过,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定义并不那么清晰。中国人千百年前就把算盘挂在胸前——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可穿戴计算机。
记者: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所有人都会成为电子人?
斯蒂夫 曼恩:很明显,所有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在1970年代曾经想象的情景是在右眼前佩戴的这个“眼镜”,通过它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个眼镜可以让你看到经过计算机处理过之后的事物。
记者:您在乘飞机的时候,在起落阶段也戴着你的“眼镜”吗?
斯蒂夫 曼恩:他们会检查我的眼镜,我随身带着全套相关文件,但还是需要经过他们的检查流程。
记者:它是否会带来隐私问题?当所有人都戴着配有摄像头的眼镜时,情况会失控吗?
斯蒂夫 曼恩:这个问题还有待观察。假设你我在咖啡馆见面,你在口袋里揣了一个录音笔,这种情况和你拍下了见面场景、记住了整段对话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如果记录谈话的是无关的第三方的话,这就可能构成侵权。
记者:您的“眼镜”这些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斯蒂夫 曼恩:它在这些年中变化很大。我在1980年代使用的那个“眼镜”相当累赘,我要背着背包,戴着一个类似头盔的系统。
那些年,我时不时会被拦下来。现在的新系统非常轻巧,看起来和普通产品没什么两样。
记者:您现在佩戴的“眼镜”已经和您的身体相连了,对吧?
斯蒂夫 曼恩:它可以连到我的思维网中。它可以连接到脑机界面。我一般会把它连到我的大脑。我们在加拿大成立了一个叫做Interaxon.ca的小企业,在那里试验直接由思维控制的电脑。我正在研发能让盲人获得视力的技术。
记者:您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孩子,那您的家人也佩戴这样的眼镜吗?
斯蒂夫?曼恩:我的妻子从1980年代中期就已经这样做了——时断时续地。我的孩子们也经常佩戴它。前段时间,孩子们想在海滩上看篝火,我向他们展示了用装满水的瓶子点火的技术,火光非常明亮,因此我们用眼镜来更好地观看篝火。
2
可穿戴计算机将改变人类生活
史蒂夫 曼恩(Steve Mann)
2018年6月29日,以“智能改变世界”为主题的2018中国海创周创业孵化峰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
会上,斯蒂夫 曼恩发表了题为“From 22 years of Quantified Self to the Future of HumanisticIntelligence(从22年的量化生活到人文智能的未来)”的主题演讲。
斯蒂夫?曼恩重点对他的四个极具影响力的发明(Human Intelligence、Sousveillance、NUI、Inventrepreneurship)进行阐释。
他表示,在未来,可穿戴计算机将会从四个方面改变人类的生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