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智能手环的白银时代: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很多年之前,人工智能AI还只是停留在科研论文、科幻小说及电影里面的概念。而如今,伴随着智能化浪潮的到来,智能硬件、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名词已经是家喻户晓。而智能化产品也开始逐步普及大众。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就是如今广泛使用的智能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产品是智能手环,其是最早带动智能可穿戴设备浪潮的产品,风靡一时。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历经了初步面世到产品爆红,再到日益消沉的起伏历程。
如今,智能可穿戴行业也遭遇大洗牌,扎堆入局的国内智能手环玩家也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困境。
黄金时代
智能化浪潮孕育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引来全球消费者的追捧,来自相关报告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智能硬件苗头初起的时候,全球市场就卖出1400万件智能可穿戴设备。而这个数据来到2017年,全球卖出超过7000万件可智能可穿戴。
从消费者猎奇买下第一件智能产品到进入大众的视线,智能可穿戴设备只用了几年时间。其中,曾一度引领风骚的就是智能手环。
智能手环外观小巧精致,和普通的手环相比多了一块小小的屏幕,其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步数、睡眠、饮食、心跳等实时数据,并且通过和手机同步数据,起到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智能手环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近年来运动健身生活方式的普及,让智能手环火热盛行。
智能手环的广阔前景让无数企业扎堆其中,包括国外的Jawbone、苹果,国内的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都想要从这片蓝海市场中分一杯羹。
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同年智能手环来到了黄金时代。国外智能手环相对来说起步较早,而国内智能手环的兴起则是在小米智能手环问世之后。2017年,小米智能手环正式亮相,79元的价格引起国内消费者关注,随后便在智能可穿戴市场上开启了智能手环风靡时代。
智能手环的黄金时代,是智能技术的积累以及消费者对于智能产品的拥戴,其次是资本的追捧。走在大街小巷上,年轻人手腕上戴着一个智能手环,就是属于年轻时尚科技范的象征。
青铜时代
娱乐圈有一句话形容天赋异禀潜力非凡的新人,出道既巅峰。在科技圈中,智能手环就是属于那个耀眼无比的“新人”,其诞生之初就一跃而上来到属于它的黄金时代。然而,短短几年的巅峰时间,智能手环市场就逆转而下,掉落到青铜时代,传出Jawbone倒闭、小米智能手环销量下滑的噩耗……
智能手环产业的快速变化,令人措手不及,让人感到可惜如此好景不长。智能手环短时间内的崛起又迅速走向衰落,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的记忆潮流中。而智能手环厂商的大起大落,也正好用《桃花扇》 中的那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来总结。
智能手环厂商中的兴废的代表无疑是——Jawbone。
Jawbone,曾经的智能手环巨头,这家1999年成立在硅谷的科技公司,曾经有三大标志性产品:蓝牙耳机、扬声器、Up智能腕带。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到来后,全面转型为智能手环厂商,曾获得融资估值高达32亿美元,风光无限。
然而,在历经了18年的辉煌和生存之后,也走到尽头,在2017年7月正式启动破产清算程序,高楼塌了。
Jawbone的倒塌,其实和智能手环市场衰败的几大因素有关。尤其是国内科技厂商进军智能手环市场之后,Jawbone的独家优势丧失的一干二净,而小米售价79元的智能手环更是对其冲击最大。
Jawbone的破产体现了智能可穿戴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大洗牌已经来临。其它智能可穿戴厂商日子也是一天天难过,不复往日荣光。据IDC的统计,小米在2017年第三季度销量约为360万件,对比去年同期下降3.3%。而国外厂商英特尔直接关闭了智能可穿戴业务,Fitbit份额不断下滑,更多的智能手环厂商开始转行。
智能手环的热度退散其实也是在情理当中,时过境迁,智能产品越来越多。就如同今年掀起的智能音箱浪潮一样,智能手环也曾经是风口,也迟早会走向平静。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加快;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销量将增长139%
- 2 入局百亿美元市场,成功抢跑Meta 这款国产AI运动眼镜能成功吗?
- 3 大厂疯抢第二季!小米、百度、中国电信等近十款AI眼镜产品或扎堆发布
- 4 回顾MWC2025:主旋律依旧是AI概念推动下的AI眼镜
- 5 蓝思与灵伴科技(Rokid)联手布局!
- 6 Meta发布AI新眼镜!疯狂堆料,真能「读懂世界」了?
- 7 AI眼镜未至,小米“加码”AI耳机
- 8 逛完横岗眼镜城与华强北,看到「千亿智能眼镜产业」另一个现象
- 9 年报 | 2024年中国耳机耳麦市场销量2.18亿副,涨7.6%
- 10 出海大战!在小米等大厂真正入局前,这些中国AI眼镜品牌早已提前开辟了新战场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