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地震”频发 只因其还未“落地”
以微软的健康检测设备Microsoft Band2手环为例,在配置上,其中内置了11个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三轴加速计、陀螺仪、GPS、环境光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容感应器、皮电反应传感器、气压计,功能看起来的确很强大。然而,纵使传感器再多,其最终提供给用户的也只是一些数据,正如国内某智能手环生厂商所说,那些所谓的数据并不能解决什么痛点问题,用户更想知道的是,这数据代表了什么,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是智能手环目前所不能提供的,因而显得不够“智能”,实用性也大大降低。
其次则是“封闭性”太强。当前市场充斥着各色智能手环,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小米、微软还是什么,他们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封闭,具体指产品的功能拓展性太弱,行业过于封闭,有点“闭门造车”的意味。
比如小米手环,它的基本功能包括运动计步、睡眠监测、久坐提醒、心率监测(可实时监测)、来电提醒、屏幕解锁、振动闹钟和免密支付等,看样子小米似乎想把手环打造成智能手机一般,但这是不可能的,而拥有了健康监测的智能手机取代它更是分分钟的事。相比之下,手环唯一的优势就是便捷性,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竞争点,因此,对于生产商而言,另辟蹊径就成了必然。就比如与健身机构合作,让手环在用户与教练之间搭建一个平台,以实现数据的共享,继而教练就能够实时掌握学员的锻炼信息,以定制合理的健身计划。除此之外,还有医院等机构都是可以合作的对象,由此打造智能手环的另一个生态链,加强与用户之间的粘性。
结语
当前,智能手环已经不比从前,而这一次微软的退出更是给了入局者狠狠的一击,当然,微软砍掉智能穿戴硬件项目只是为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另外的项目,但从一定层面上也说明了该项目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或是前景不可期待。不过,虽然巨头推举了,但不也是给了新型创业公司一个喘息的机会?如果能够摆脱当前的桎梏,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出,拓宽自己的生态链,或许能够在当前“病态”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杀出一条“实在”的“血路”。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影石全景相机,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 2 VR眼镜销量下滑,AI眼镜月活暴增4倍,Meta公司眼镜业务冰火两重天
- 3 I/O 2025:谷歌AI眼镜来袭,Android XR全面融合AI
- 4 抖音Live,字节「AI眼镜」的大杀器
- 5 苹果Vision Pro还能撑多久,库克或押宝智能眼镜,下一代产品最早年底亮相
- 6 Ray-Ban Meta迎来全面升级,占六成市占率的Meta加速布局AI智能眼镜
- 7 Apple Watch SE 3爆料来袭,一起瞧瞧有哪些新亮点!
- 8 入局AI眼镜赛道,留给小厂们的时间不多了?
- 9 Apple Watch销量连跌5季度!生存空间被国产手表挤压
- 10 苹果代号N50智能眼镜曝光,2027年要来个“王炸”?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