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一个初见雏形的智能硬件帝国
数百年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道:“交换倾向出于自利的动机,并且引发了分工。”
虽然可穿戴市场的产品规范离成型还有一段距离,真正能用的硬件产品并没有几个,可是放眼望去,不同类型企业各司其责,之间的分工异常明确。仅就国内而言,小厂商和创业者们在兢兢业业地写代码、焊电路,而互联网巨头们拿出了不轻易示人的看家本领,忙着建平台、招小弟、抢入口。笔者无意抹杀前者的辛勤工作,但是可穿戴的硬件是“进门容易,入门难”,硬件整合、工业设计和整机代工,一个差错就没了翻身的可能,这也导致了许多国际厂商不敢轻易下水,担心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只是蹑手蹑脚的藏在暗处。事实上,现在市面上销量最好可穿戴设备Misfit、Fitbit都有硬件巨鳄的背后支持。
所以,在市面上没有可借鉴的顶级产品之前,现在的小型硬件厂商和创业者们活下来的可能性极低,而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名义价值比实际价值要高得多,这里的名义价值就体现在为那些互联网巨头们摇旗呐喊上面。
在这里,需要引入一个“众筹”的概念。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
以前的众筹多是用在灾害重建、公共专案等社会活动上,可是随着智能硬件的火爆,而众筹本身低门槛、多样性、注重创意的特性受到了创业者们的关注,全球第一款成功的智能手表Pebble在Kickstarter平台的实际筹款数额达到了惊人的1026.7万美元。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AI眼镜赛道分化;2025年中国市场总销量预计增长188.5%
- 2 影石全景相机,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 3 「百镜大战」,三大产品形态之争
- 4 VR眼镜销量下滑,AI眼镜月活暴增4倍,Meta公司眼镜业务冰火两重天
- 5 抖音Live,字节「AI眼镜」的大杀器
- 6 苹果Vision Pro还能撑多久,库克或押宝智能眼镜,下一代产品最早年底亮相
- 7 Ray-Ban Meta迎来全面升级,占六成市占率的Meta加速布局AI智能眼镜
- 8 I/O 2025:谷歌AI眼镜来袭,Android XR全面融合AI
- 9 Apple Watch SE 3爆料来袭,一起瞧瞧有哪些新亮点!
- 10 入局AI眼镜赛道,留给小厂们的时间不多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