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MCU/处理器 IP/EDA 封装/测试 电池/电源管理/驱动 传感/识别 显示/触控 声学/模组 OS/软件/算法 VR/AR 人机交互 通信 云服务/大数据 +
安全/隐私 材料/工艺/制造 工业设计 检测/认证 其它
产品:
智能手环 智能手表 智能眼镜 智能头盔 智能耳机 智能首饰 智能服装 智能腰带 智能手套/鞋袜 手持设备
应用:
医疗 运动/健身 娱乐 定位/安全 信息资讯 工业/军用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市场变局已生,TWS耳机有多火爆?

凭借降噪和音质两大卖点,国内安卓阵营正试图彻底改变TWS耳机市场的游戏规则……

文/智物

近年来,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领域,生态链的比拼开始逐渐成为主旋律,其中又以TWS(真无线蓝牙立体声)耳机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当下,TWS耳机市场有多火爆?

根据艾媒资讯的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TWS耳机出货量达3150万部,市场较2019年同比增长85%。相比之下,根据Canalys的数据,同期的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却下降了11%,可见TWS耳机的市场几乎已是独立于智能手机的存在。

进入5月,国内产商开始在这一领域集中发力。首先亮相的是小米降噪耳机和华为降噪耳机Freebuds4,随后蓝绿大厂的新品耳机也如约而至。

TWS市场变局已生

5月20日,vivo发布首款真无线降噪耳机vivo TWS 2,填补了自家产品线上主动式降噪耳机的空白。据悉,OPPO的新一代Enco Free降噪耳机也将于5月27日发布。

从产品命名上不难发现,以上四家品牌发布的耳机都以“降噪”作为主要卖点,这背后既是对于市场风向的洞察,也是安卓阵营中正在酝酿的下一场“错位打击”。

“平民降噪”

降噪耳机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早在1989年,BOSE就推出了首款商用降噪耳机,2016年,索尼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蓝牙耳机上,推出了著名的MDR-1000X。

但没有人能否认,推动让这项技术走向大众的是苹果。2019年,主动式降噪耳机Airpods Pro发布,凭借苹果庞大的用户群体,这款耳机在发布后的6个月就追平了前代产品的销量。

不过,1999元的定价还是让更多潜在用户打消了购买计划。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款为IOS系统量产定制的IoT产品,其与安卓系统的适配性并不好,部分功能在安卓手机上存在无法使用的情况。

这让国内安卓阵营的厂商看到了机会。在苹果发布发布Airpods Pro两个月后,华为率先推出了首款主动式无线降噪耳机Freebuds,1399元的售价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随后国内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无线降噪耳机,且价格基本都在千元档以下,大幅增加了这类无线降噪耳机的用户群体。

而各厂商对于降噪这一功能的侧重点也大不相同。

华为侧重于“舒适”,致力于在降噪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最舒适的佩戴体验。其新品Freebuds4通过双麦克风混合降噪+半开放式自适应技术的组合,让这一代产品的降噪能力较上代产品有较大提升。不过,由于坚持采用半入耳式的设计,其25dB的降噪深度仍然在同类型产品中垫底。

相比之下,小米更加注重“通话”。其新品Flipbuds Pro通过内置的三颗麦克风协同,搭配高通QCC5151芯片对外部环境音和人声精确处理,能够实现在拾取人声的同时,排除环境噪音的干扰,提供更加清晰的通话效果。

而vivo的新品vivo TWS 2则突出了“智能”。通过自主研发的降噪算法,精确识别环境噪声的变化,并自动调节降噪深度,为用户带来恰到好处的降噪体验,还能精确感知使用者的佩戴状态,保持始终如一的降噪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vivo TWS 2给出499元定价,是目前已发售的三款耳机中最低的。但降噪表现十分优异,40dB的降噪深度已基本可覆盖道路上的车辆噪音,这一成绩比业界标杆产品Airpods Pro还要突出。

回归音质

虽然降噪功能进一步拓宽了无线耳机的使用场景,但作为手机音频的传输出口,其核心评价标准仍然离不开“音质”。

根据高通发布的《音频产品使用调查报告2020》,在真无线耳机的使用场景中,有69%的用户将听音乐列为自己最主要的需求,因此音质对于无线耳机的用户来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提升音频性能,国内手机厂商在今年推出的新品上都“下了血本”。

华为在Freebuds4上沿用了经典的动圈结构,并配备了LCP液晶复合振膜,直径达到惊人的14.3mm,这几乎是半入耳式耳机中最大的发声单元。

小米对Flipbuds的发声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了高弹回膜和定心支片的方案,以确保低音状态下的稳定型。

vivo则是从音频传输入手,为TWS 2打造了DEEP-HD超高清音频引擎。它不但支持aptx Adaptive高清音频编解码,提供1.5倍于传统编解码的信息量,还采用了QHS高带宽结束,让音频传输带宽提升1倍。

vivo TWS 2采用的12.2mm发声单元,是入耳式耳机中最大的,也是同价位产品中最大的。

当然,硬件参数并不是评价音频产品的唯一标准。对于一款耳机来说,好的听感离不开必要的调试和全面的听音测试,而且听感更偏向于主观感受,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喜好差异也是厂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依靠“音乐手机”起家的vivo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近日,vivo首次公开了多年前缔造“手机Hi-Fi”传奇的“vivo金耳朵实验室”,vivo TWS 2正是这一实验室的作品。

不同于一般的声学实验室,vivo金耳朵实验室在研发设计团队之外,还有一个专业的调音团队。每当vivo要开发音频相关的新品之时,产品样机都会送到调音团队手中,由他们通过主观的听音判断为产品打分,在意见汇总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联合调音,以加强听感的普适性,满足更多用户对声音的喜好。

重现智能机早期格局

根据IDC 2020年全年统计报告,中国前五大无线耳机厂商分别为苹果、华为、小米、夏新以及漫步者,市场占比分别为15.6%、8.8%、8.4%、6.7%以及5.6%。

这也反映出了国内无线耳机的竞争格局,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苹果自成一派,凭借IOS系统强大的整合能力和用户群体,维持着最高的市场份额。

——国内安卓阵营厂商,这部分厂商的产品线基本在299元-999元的中高档价位,且产品研发能力和渠道管理能力十分成熟。

——传统音频设备厂商,这其中既包含夏新、漫步者这样的音频资深玩家,也包含华强北的贴牌小厂。

这与曾经的智能手机竞争格局何其类似。在2012年-2015年这一阶段,苹果一家独大,国内厂商维持着混乱竞争直到华米OV四家崛起。

不同的是,彼时中国还不具备本土的消费电子品巨头。如今,经过智能手机行业十年的发展后,华米OV四强格局已经逐渐稳定,这对传统的音频厂家基本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比如,在无线耳机的研发过程中,手机厂商会考虑让产品的功能更加适配自家的智能语音助手或是其他辅助功能,这是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

再比如说,现阶段手机厂商都具备强大的生态链培育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完全有能力将无线耳机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或是进一步下探无线耳机的价格空间,这对其他厂商无异于是降维打击。

需要注意的是,安卓阵营厂商的无线耳机产品线在现阶段,与苹果的Airpods实质上是一种“错位竞争”,两方无论是定价,还是受众群体都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而对于传统音频厂家来说,随着国内安卓四大厂商不断加码无线耳机领域,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有衰落。

……

(关注“智物科技评论”微信公众号,入群与作者聊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投资机会。)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可穿戴设备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