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MCU/处理器 IP/EDA 封装/测试 电池/电源管理/驱动 传感/识别 显示/触控 声学/模组 OS/软件/算法 VR/AR 人机交互 通信 云服务/大数据 +
安全/隐私 材料/工艺/制造 工业设计 检测/认证 其它
产品:
智能手环 智能手表 智能眼镜 智能头盔 智能耳机 智能首饰 智能服装 智能腰带 智能手套/鞋袜 手持设备
应用:
医疗 运动/健身 娱乐 定位/安全 信息资讯 工业/军用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产业深度解读

2018-07-27 11:21
来源: 酷锋网

智能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优势

1.实时监测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健康监测数据,让用户实时了解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节省用户去医院检查和测量的费用,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提供的实时监测,尤其适合当前医疗领域在慢性病管理的应用。

2.降低治疗成本

基于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在医疗的应用,医疗机构将可以更好的整合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即时性,为医疗机构调配医疗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支撑,医生可根据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反馈实现即时上门或远程会诊,大大降低医患两方的治疗成本。

3.医疗大数据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进一步应用,将实现对用户健康数据大量级别的采集,为后向医疗大数据应用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撑。医疗大数据不仅将为医药研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和国家卫生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保险等行业同样提供可靠数据源,同时支撑用户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4.智能医疗前景

虽然当前大部分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仅仅提供数据监测功能,但在未来,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治疗功能将被更普遍的应用。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将可实现为用户提供诊断、监测、干预一体化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最便捷和切实的移动医疗健康福利。

智能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面临的主要挑战

1.可操作的大数据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为人体健康大数据的监测提供技术的支撑。但在数据的精准线、对复杂病况的科学识别上,仍有较大的难度,从而导致用户对监测数据的不信任。误差较大的数据进而影响后向的可操作行。要真正把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收集数据应用到医疗实际操作,仍然任重道远。

2.共存与互联

可穿戴医疗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对比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在便利性以及即时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原有医疗信息系统在专业性以及可靠性上同样存在一定优势。另外,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产生的数据以及情报要得到更加有效、专业的分析,其可能需要对接到原有医疗信息系统中进行深层解读。所以在两者的共存,还有双方系统的兼容互通上,也将成为移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课题。

3.不一致与多样性

不仅在与医疗信息系统对接上存在兼容问题,由于当前可穿戴医疗缺乏行业标准,不同厂商以及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也较难形成有效的联合,从而发挥可穿戴设备的最大效用。另外,各厂商设备的差异对行业设立安全标准准则也产生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行业的整体发展。

4.安全与隐患

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当前作为最贴近人体实时监测健康数据的装置,其监测得到的数据是人体最为隐秘的信息之一。但基于当前行业缺乏统一安全标准,用户数据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基于用户在数据安全意识上的缺失,用户的隐私权面临极大挑战。

【观点】:

1.智能可穿戴医疗产品的重点都应放在数据的分析以及提供相应的服务上,这样才更能够体现整个系统的智能,以及给用户传输真正的商业价值。

2.智能可穿戴医疗产品的定位不应仅仅停留在智能硬件上,其实智能硬件只是一种方式,用户更看中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模式,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

3.就长远开来,医院、数据、设备三者的结合,才能完全体现出大数据与可穿戴的优势。而可穿戴设备需要解决的续航、数据处理、采集、传送和给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机的能力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4.从现在所有的数据以及现状分析,做基于健康类智能硬件以及服务是未来一个很明朗的大趋势。只要一种生命体征监测做的非常准确,服务深得人心,有了一定的用户积累之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去做健康类垂直领域,其他类的监测也是一样。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可穿戴设备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