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音Aeropex骨传导耳机:运动场景最佳伴侣
耳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聆听音乐使用最频繁的一款设备,但市面上的耳机种类繁多且构造不一。以苹果AirPods为例,尽管经过了相当数量的数据调研进行设计,但最后的结果则是仍旧有人佩戴不稳;入耳式的耳机也给很多用户的耳道带来了肿胀感;那么有没有一款设备可以让用户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保持舒爽呢?答案是有的,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来自AfterShokz韶音的全新一代骨传导耳机—Aeropex。
关注耳机领域的朋友对于韶音这个品牌一定不陌生,因为正是这个品牌在8年前的一次产品发布,改变了耳机领域的品类,让耳机从半入耳式、入耳式之外还增加了骨传导式。韶音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在消费级领域发布骨传导耳机的品牌,其技术实力至今都难以匹敌。
那究竟什么是骨传导耳机呢?
众所周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进行共振,比如我们日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震动传播,收入到我们的耳朵中通过耳膜的震动再传递至大脑区域负责解码,这也就形成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而骨传导则不同,骨传导耳机是将耳机发声单元贴合在颅骨的位置,通过骨骼的震动再经由淋巴系统等进行震动传递进入大脑解码区域。骨传导的优点在于骨骼的强度要明显优于耳膜,如此可以减轻耳膜的损耗。
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正题—韶音Aeropex骨传导耳机体验。
首先在外观方面,Aeropex还是保持了韶音传统的骨传导耳机造型,不过整体的质感和设计精致度确实好了很多,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整体所有边缘的位置都采用了圆角的过渡,周身找不到任何一个直角造型。
Aeropex拿在手里的另一个感觉就是非常轻,26g的重量即便是全天候佩戴也没有任何负担,而且这个重量甚至相比很多分体蓝牙耳机还要轻一些,即便作为一款骨传导耳机来说这也是非常轻盈的重量了。
Aeropex的细节设计方面也非常的贴心,发声单元部分内侧使用了亲肤的塑胶材质,并且进行了30°角的向内倾斜,可以更完美的贴合到颅骨骨骼,让震动接触面积更大,声音传播质量更好。
Aeropex的右侧操控区域部分集成了电源键、音量调节以及接触式充电触点,金属触点的充电部分也值得一提,因为Aeropex本身支持IP67级别防尘防水,如果采用一般的USB接口充电的话,势必会造型意外接触到水滴发生意外,但金属触点式充电却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点,即便有水分残留也可以很方便的擦干净,继续充电。
佩戴方面,我们上边也提到了Aeropex的发声单元倾斜角度进行了30°的微调,更好的贴合了骨骼部分,如此也减轻了耳机的夹头感。并且因为重量的降低,耳后的控制区域也不会产生坠耳感,耳机本身可以轻轻地挂在耳朵上,亲测长时间佩戴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其实我个人对于骨传导耳机的音质并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毕竟骨骼的震动传播虽然耐久度高,但终归不如耳膜具备高延展性,所以声音的传播方面也始终是要比入耳式耳机体验稍逊一些。
但是Aeropex却将这种“差距”凭借一己之力弥补回来,让我对于骨传导耳机的音质重新燃起了希望。首先Aeropex有了非常明显的低音效果,虽然震频强度和传统耳机没有办法媲美,但也至少让用户感受到了明显的低频震感。
中频整体的表现力还是属于合格的范围之内,不过因为三频的区分并不明显,所以也导致在人声部分会有一些杂音效果。不过高频方面的表现就没有这么令人满意了,几乎0延展和些许的破音效果也注定Aeropex在高频方面的表现还是处在及格线边缘的存在。
不过对于骨传导耳机的音质过渡在意也确实有点吹毛求疵,毕竟这个品类的产品定位也不是面向专业的音质用户,更多的时候我们见到骨传导耳机还是在一些户外运动场景中,这也是骨传导耳机的一个最大优势所在:充分接受外界声音的同时还可以进行骨骼传导的音乐播放,可谓是听歌运动两不误。而当Aeropex增加了防水功能之后,也使其运动场景增加了游泳项目,如此也就可以在佩戴海绵耳塞的情况下做到边游泳边听歌,这是其他耳机产品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综合来看,Aeropex作为韶音旗下的新一代骨传导耳机,提升了发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了音质效果、减轻重量实现长时间佩戴、提升防水等级增加游泳场景使用…这些也成为了很多对传统耳机造型早有不满的用户倒戈的一个重要理由。
从我自身的体验来看,我愿意去购买一个Aeropex作为运动场景耳机使用,毕竟轻便、不干扰是很多运动爱好者最期待但也最难实现的一个产品特性,Aeropex实现了,并且实现的近乎完美。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