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术+智能手环睡眠监测背后那些事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这些智能穿戴设备逐渐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健康监测功能是多数产品的一大卖点,除了计算走路步数、卡路里消耗外,还包括了睡眠质量监测。
于是大家就有了以下疑问:监测结果靠谱吗?睡眠监测是怎么运行的?原理是什么?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惑。
睡眠监测
市面上一般能够自动监测睡眠的手环/手表都是通过体动记录仪来分析睡眠状态的。简单来说,就是智能手环上会有一个传感器,在你睡眠的时候根据手腕的动作幅度和频率来衡量睡眠的质量。
体动记录仪可以检测微小运动,来确定我们是否处于清醒、浅度睡眠还是深度睡眠中,至于如何确定使用者的状态,这就要依靠手环的预设参数了,手环都会预设几个触发条件,用以确定使用者是否进入睡眠状态,当手环的监测数据与预设数据相匹配,那么手环就会判定使用者进入了相应的模式。那什么是体动记录仪?
体动记录仪
体动记录仪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监测系统,能够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睡眠-觉醒状态监测。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检查手段,体动记录仪在临床工作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对失眠、周期性腿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对特殊人群的睡眠形式的评估等。
如何判断睡眠阶段
睡眠深度一般是以身体活动减少和感觉灵敏度降低作为衡量指标的, 不过目前对于睡眠深度的精确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从APP中看到的监测数据也只是大致的睡眠时间。睡眠监测是通过体动记录仪监测人的动作,以系统的计算方式进行累计计算,每2分钟记录一次合计值,与此同时的姿势数据得到记录,通过计算来判断睡眠状态。
深度睡眠的时候人的肌肉会松弛, 并且肢体不会产生较大的运动,甚至不会动,而浅睡眠的时候,人体会产生一定的轻微运动。智能手环的原理是通过监测手腕的运动状态,在夜间由轻运动模式慢慢的转变到不动,来判断处于熟睡状态,这里就要使用计算引擎了,接着再根据每个人的睡眠周期,判断每个睡眠周期的结束和开始,以此来计算出深度睡眠时间。
总结
当然,目前智能穿戴设备所监测的数据并未完全精确,主要是要大家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医学专家指出,睡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医院里监测睡眠状况,使用的是“多导睡眠监测仪”,医院神经内科吴云成医生认为,眼下的智能穿戴设备还不能替代监测仪,准确反映睡眠状态。
科技改变生活,和人更为亲密的穿戴式智能设备是科技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我们在期待它带来更好的未来之前,可能还要等待它的完善和进步。具体到睡眠监测手环的用户来说,能依靠它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好,健康上有问题还是去看医生比较靠谱!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可穿戴传感器设计工程师 武汉久乐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可穿戴产品研发项目主管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可穿戴产品经理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总监(塑身智能可穿戴产品) 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心电监控可穿戴设备开发经理/总监 深圳旭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系统工程师1425 紫光展锐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电子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单片机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Linux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
- 研发项目经理 浙江省/杭州市
- CTO 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